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面对新形势,如何让这个“引擎”更加强劲?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汇集政策、项目、资金,聚焦新企业、新制造、新供给、新路径、新机制五大关键环节,逐一破题,制造强省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这里是中联重科重机公司,我身后是企业今年新推出的一款水田拖拉机,我们看它的前轮转弯角度特别大,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角度大才能做到转弯半径小,这款拖拉机的转弯半径只有4.7米,在同类机型中,这个半径也是全球最小的。
要适合水田作业,转弯半径小只是拖拉机的必备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如何解决泥水对发动机传动系的影响,是企业必须要攻克的另一道难题。为此,中联重机发挥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优势,成立专门科研团队,从2015年开始,全力攻关。
中联重科芜湖工业园 副总经理 周良田
国内拖拉机都是两个工作泵,就是转向泵和液压提升泵,我们增加了第三个泵,目的就是用来润滑和过滤的,这样传动系的寿命增加30%以上是没问题的。这个产品一共是68项专项的一个设计,其中的三十多项是专门针对水下来设计的。
不仅仅是水田拖拉机,眼下,中联重机已经组建了超过400人的科研团队,每年研发投入达到2亿元左右,在农作物耕、种、管、收等环节推出了一系列新机型,750多种产品组合也做到了国内最全。
中联重科重机公司 副总经理 王喜恩
我们也是围绕着国家的在农机方面的这个“短板”以及未来需要提升的方向,现在研发也是在这方面倾注的投入是最多的。
本文由黄山良业阀门有限公司转载发布;黄山良业阀门主要生产各类智能型,标准型,防爆型,整体型,调节型,快关型,双速型,调速型,220V型,直流型,非标型阀门电动装置,阀门电动执行器,智能型阀门电动执行机构,阀门电装,阀门电动头等;公司旗下品牌有良业和立美克,欢迎垂询合作。
瞄准产业高端,大力开发新产品,是安徽制造寻求突破的发力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高举“制造强省”大旗,安徽先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从新企业、新制造、新供给、新路径、新机制五大关键环节入手,着力破解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尤其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制造强省建设大会,并发布实施了制造强省、科技创新、技工大省、三重一创等7个“政策10条”,财政扶持资金总规模高达上百亿元。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任 牛弩韬
安徽抓制造强省(建设)有它的必然和它的基础,强就是四个“强”,就是我们要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第二个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再形成有竞争力的行业、产业基地,这是四位一体的,这才是真正的(制造)强省。
按照龙头加配套的发展思路,合肥新站区新型显示产业基地产值今年上半年实现了36%的快速增长。然而就在今年以前,虽然有京东方这个龙头,但由于偏光片这个显示器件不可或缺的关键零部件没有大规模国产化,整个行业都受制于人。为了打破“瓶颈”,合肥市通过与深圳三利谱公司合作,在新站区建成了全国首个偏光片大规模国产化基地,并在今年开始了小批量生产。
合肥三利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厂长 任海东
我们这个生产线的定位是全自主知识产权,那么我们二期、三期全部建成之后,产量会超过8000万平方(米),产值预计会超过100个亿。
在抓好新项目补齐“短板”的同时,安徽又连续多年组织实施了上千项亿元以上技改项目,每年上万亿元的工业投资,有一半多都投向了技术改造。此外,省里还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示范专项行动,仅2016年就重点实施了140多个智能制造项目,推广应用了3000台工业机器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刘志彦
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制造业是对的,关键要在于我们能够瞄准市场和需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制造出高精尖的这样的一些产品,制造业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
由于从高端、智能等五大制造上一起发力,安徽制造业投资已从2011年的5091.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361.9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由五年前的5785亿元提高到去年的8974.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90%(89.0);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0028户,首次突破2万户大关。